买房问题上不要怀揣浪漫主义!那是病!

除了房子,还有诗和远方

这话是高晓松说的。他经常住在洛杉矶自己的房子里,门前风景如诗,一次性把房子、远方和诗全给捞走了。

在中国,当“物质”是名词时,它是中性的;当它变成一个形容词时,基本上就是一个贬义词了。很多人,特别是知识分子,以为只要蔑视物质,精神就升华了。很不幸,房子是大宗的物质消费,所以我们总是喜欢谴责房地产。

毛时代已成历史。现在,你要真心喜欢钱,不要把自己当作祭品,积极为贫穷赋予不存在的美德。

如果你还买不起房,请赶紧赚钱,千万不要用“还有诗和远方”来安慰自己。一个真正精神富足的人,懂得如何在柴米油盐中发现诗意。

一心只惦记着诗和远方,永远买不好房。如果“远方”必须是你的信仰,请不要去远方寻找诗意,要去远方买房,比如遥远的洛杉矶……

不要装成专家的模样,煞有其事地谴责“租售比”、“房价收入比”或“商品房空置率”。多少外表光鲜的经济学模型,最后都输给了宗教情感——房子,就是大多数中国人的一项传统宗教。

“在千年中国,土地其实不是由泥巴构成的,它是一种‘类货币’,是资产阶层逃避政府力量的一个避险性工具。”这是吴晓波的感叹。据说,他每年买一套房。

除了房子,还有诗和远方——它的反义句是:在祖国,要是没钱,到哪里都是外地人……

blob.png

在山清水秀的地方养老

很多人,包括地产商,看到山清水秀的地方,往往会冒出一句话:这个地方挺适合养老的!

很多人都低估了自己对城市文明的依赖。很多人嘴上说,我可以养花种地钓钓鱼啊。在一个连沙县小吃都不愿意去的地方,你养种钓个三五年试试看?人是群居动物,最怕的是寂寞。

特别是老年人,最需要的是热闹,其次才是山清水秀。给他们一个僻静的山清水秀,用不了太长时间,他们宁可逃回热闹的城市,哪怕空气再差,哪怕街道的噪音再大。

对于城里人来说,养老,不能离开城市,至少不能远离城市。

blob.png

在海南拥有一套酒店式公寓

“海南”只是个代言词,它可以换成丽江、黄山、千岛湖等等一切风景优美的异乡。

如果你不是特别有钱,犯不着在这些地方买所谓的“酒店式公寓”。这类房子,差不多是有钱人的玩具——只要玩过了,爽到了,即使贬值了,也无所谓。

这种玩具的爽法是这样的:刚开始,会抽空去住个一两次,但很快就腻了;然后,它就成为一句嘴上风暴——“我在海南有一套房子,你要住的话随时跟我说”……

在目前的中国,度假型物业往往是最后一种涨价的房子:行情来临时,要等住宅、写字楼、商铺等所有类型的房子都涨了一大波之后,最后才有可能轮到它……

blob.png

一铺养三代

如果没有马云,没有淘宝,没有电商,这句话还算是有一点“现实主义”的味道。但是,现在,它只能被划拨给“浪漫派”麾下。

从前,即使是荒郊野外的专业市场,也有可能一个铺位翻个几十倍的价钱;现在,哪怕是市中心的商业街店铺,也可能面临租金下滑一大半的命运。

现在,大概只有社区底商,还能收到勉强如意的租金,因为它们适合开理发店、包子店、便利店……

买商铺?算了吧。靠商铺能赚钱的,是万达或银泰;但是,他们是造商铺的,在他们赚的所有钱中,商铺的租金收益是最少的……

blob.png

住得更高 花更多钱

地产商有个很奇怪的发明:楼层越高,单价越贵。凭什么?你说十六楼和六楼有什么区别?凭什么十六楼就要卖得比六楼贵?

购房者往往是这样安慰自己的:现在盖的都是高层公寓了,总不能买在它的低楼层吧?住得高,看得远嘛。

如果十六楼能看到西湖,而六楼不能;那么前者卖得贵,是有道理的。如果无论楼层高低,都看不到什么稀缺的自然或人文景观,那还是买更便宜的低楼层吧——在日照条件相差不大的前提下。

传统的楼盘定价法是“倒金字塔”,即楼层越高,单价越贵;但是现在,很多城市的开发商采用了“橄榄形”定价法,即中间楼层单价最高,越往低或越往高都越便宜。

为住得更高掏更多钱,是一种“坐看云舒云卷”的浪漫,也是上了开发商的当!